
姓名: | 孫本惠 |
專業: | [!--specialty--] |
級別: | [!--jibie--] |
現任: | [!--xrgs--] |
1943年12月生,江蘇揚州人。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NL Chem. Tech. Inc. 客座教授及資深科學顧問;曾任北京化工大學膜科學與工程研究室主任、清華大學兼職教授、美國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客座教授、美國3M公司客座科學家、江蘇省泰州市人民政府高級技術經濟顧問、江蘇省姜堰市人民政府高級經濟顧問、多家膜企業的首席科技顧問或高級技術顧問等職。高分子材料專業本科畢業,高分子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新型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的設計、合成與改性研究,分離膜結構設計、調控及膜性能優化研究,膜形成過程的機理和熱力學及動力學研究,新型分離膜及膜材料的研發,先進的膜技術在資源、能源、環境、健康等領域的應用研究,以及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與加工,高分子物理的科研及教學工作等。在膜科學與技術研究方面,80年代以來率先在世界上研制成功了一系列PVC合金超濾膜及微濾膜,以及若干種新型高分子合金分離膜,并提出了有關高分子合金分離膜的相關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化工大學、以及立升、美的等企業成功推廣應用。90年代以來從理論及實驗上改進了以Strathmann教授為代表的有關相轉換法制備非對稱膜的凝膠動力學理論及表征方法,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設計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凝膠動力學實驗設備,開展了分離膜的微觀結構調控研究、膜性能優化研究、成膜過程的動力學及熱力學研究,已在美國Austin大學及我國清華大學成功推廣應用;發明了制備NYLON6,6膜的新技術,獲得美國專利,在美國3M公司成功推廣應用;在國際上首次研制成功了PISIP、MsISIMs、ISI/Ims系列鑲嵌荷電膜;發明了制備高度非對稱微濾膜的新方法,建立了相關的理論并首次研制成功了若干種新型高性能的MF膜,在美國NL公司成功應用;提出了用界面聚合法制備NF-TFC膜的反應動力學新學術觀點;開展了反滲透、正滲透、納濾、超濾的研發及產業化研究;新型高性能微濾膜的研發及產業化研究;單通道及多通道中空纖維超濾膜的產業化研究;MBR研究;膜技術在資源、能源、環境、健康等領域的應用。在高分子科學方面,從理論上及實驗上改進了Ambler等科學家關于高分子長鏈支化度的理論及表征方法,在國際上首次測定了PB的長鏈支化分布,發現了長鏈支化分布和分子量分布之間的重要關系;建立了一個新的計算[η]公式,計算精度優于國內外同類公式;設計并研發成功一套超級精密的恒溫及測定[η]裝置,精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在國家計量標準化系統中成功推廣應用。曾榮獲中國化學會授予的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國家技術監督局科技進步獎、中國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學會全國優秀論文獎等,被評為全國化工跨世紀第一層次優秀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編著及參編著作6部(《Advanced Membrane Technology》、《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功能膜及其應用》、《苯及其工業衍生物》等)?!禞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任Referee,《膜科學與技術》雜志編委,曾任北京膜學會常務理事、新型膜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31號樓910室
郵編:100029
電話:010-84615662
電郵:sunbh9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