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呂曉龍 |
專業: | [!--specialty--] |
級別: | [!--jibie--] |
現任: | [!--xrgs--] |
1964年2月生,山西寧武人,研究員,天津工業大學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長,天津市與教育部共建中空纖維膜材料與膜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天津大學應用化學系,1987年6月畢業于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得碩士學位;同年分配至現天津工業大學至今。曾任天津膜天膜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港合資天津膜天膜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中新合資天津膜天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從事中空纖維疏水膜制備及其分離技術研究,主要有膜蒸餾海水淡化、反滲透濃水等高含鹽污水的減排處理、膜蒸餾零排放集成技術等。研究方向:中空纖維膜紡絲工藝與成膜機理研究,膜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膜應用技術與膜過程研究,膜集成技術研究。近年來,承擔的科研項目有科技部863課題《工業循環冷卻水膜集成凈化過程研究》、科技支撐計劃專題《膜蒸餾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天津市重點基金《廢水濃縮減排與淡化再利用技術研究》以及企業合作項目化工產品濃縮技術等。主持或主要承擔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攻關項目25項,其中包括國家計委重大產業化項目和863、973重大專項;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獲天津市首屆優秀青年人才將、第七屆天津市青年科技獎、桑麻紡織科技獎二等獎、第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成果:研制出高性能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纖維超濾膜和微孔膜;研制出高性能的聚醚砜中空纖維超濾膜和血液分離膜;對于內壓式中空纖維膜裝置設計了雙向流過濾新工藝;對于外壓中空纖維膜裝置研制出了氣流振蕩內外雙洗連續過濾技術;設計并制造了國內最先進的中空纖維膜紡絲機;建立了中空纖維微孔膜性能測定方法和手段。該系列成果經專家組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連續膜過濾(CMF),膜生物反應器(MBR),雙向流(TWF)三項技術已成為我國膜核心競爭技術;研制成功國內首創的疏水性、耐熱聚偏氟乙烯中空纖維膜,現在正在開發研究膜蒸餾、膜萃取、膜吸收等新型化工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工業循環水處理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同時開展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研究。1996年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一項,1997年獲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進步獎(部級)1項,2001年獲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 2002年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2003年獲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2006年獲天津市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2005年獲國家重點新產品2項。發明專利《聚偏氟乙烯中空纖維多孔膜制法》獲2005年度天津市專利優秀獎。共申報專利42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國際發明專利2項,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6項。在國際、國內專業權威期刊和學術會議發表研究論文80余篇。中國膜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膜工業協會理事,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常務理事及水再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膜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海水淡化專家組成員,天津市環保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和生物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膜科學與技術》雜志編委,《天津工業大學學報》雜志編委。
聯系方式――
地址:天津市河東區成林道63號天津工業大學生物化工研究所
郵編:300160
電話:022-24528201
傳真:022-24528201
電郵:luxiaolong@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