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4月23日訊:4月2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發布通知,印發《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簡稱《指南》)。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指南》提出了以下四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形成國際標準化工作合力, 提出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國際標準化協調推進工作組,設立一批國際標準創新團隊等措施。
二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提出與IPCC、ISO、IEC、ITU等機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交流合作對接,推動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等框架下開展節能低碳標準化對話等措施。
三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提出在溫室氣體監測核算、能源、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提出國際標準提案,積極爭取成立一批標準化技術機構等措施。
四是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對接, 提出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國內國際標準比對分析,鼓勵適用的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成體系推進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等外文版制定和宣傳推廣等措施。
根據《指南》,風力發電領域 重點制修訂風能資源監測、評估以及風力預報預測等標準,風力發電機組、關鍵零部件標準,消防系統標準,風電塔筒用材料標準,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施工標準以及并網標準,風電系統穩定性計算標準。
光伏發電領域 重點制修訂太陽能資源監測、評估以及輻射預報預測等技術標準,高效光伏電池、組件及關鍵材料、電氣部件、支撐結構關鍵產品的技術要求、阻燃耐火性能要求、檢測方法和綠色低碳標準,光伏組件、支架、逆變器等主要產品及設備修復、改造、延壽及回收再利用標準。
生物質能領域 重點制修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農林生物質熱電、生物質清潔供熱、生物天然氣(沼氣)、生物質熱解氣化、生物質液體燃料和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方面的原料質量控制、重點技術和設備、產品質量分等分級等標準。
氫能領域 重點完善全產業鏈技術標準,加快制修訂氫燃料品質和氫能檢測等基礎通用標準,氫和氫氣系統安全、風險評估標準,氫密封、臨氫材料、氫氣泄漏檢測和防爆抑爆、氫氣安全泄放標準,供氫母站、油氣氫電綜合能源站安全等氫能安全標準,電解水制氫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標準,煉廠氫制備及檢測標準,氫液化裝備與液氫儲存容器、高壓氣態氫運輸、純氫/摻氫管道等氫儲輸標準,加氫站系統及其關鍵技術和設備標準,燃料電池、冶金等領域氫能應用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