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19日訊:11月17日,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廣東省水利廳、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節水創新發展大會,采取“線上+線下”方式,在北京和深圳召開。水利部、各流域管理機構、各?。ㄗ灾螀^、直轄市)水利部門,廣東省、深圳市有關部門等共600余人參加會議。本次大會以“節水優先、產業驅動、綠色發展”為主題,旨在總結貫徹“節水優先”方針取得的成效及經驗,分享節水最佳實踐,學習國內外先進節水理念、技術和產品,研討節水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加速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水利部朱程清副部長、廣東省孫志洋副省長出席大會并作講話。
大會強調,首屆全國節水創新發展大會,對于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節水產業和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水利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節水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全國水資源利用方式發生深層次變革,把科技作為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根本性、戰略性支撐,將科技創新引領作為國家節水行動六大重點行動之一,以創新驅動節水科技與產業實現蓬勃發展。2019年以來,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渠道大力支持節水產品、技術及裝備研發,遴選發布三批共160項國家成熟適用節水技術。公布四批共152項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涵蓋14個主要用水行業。引導市場主體生產和選購高效節水產品,印發三批實行水效標識產品目錄。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節水灌溉面積達到5.67億畝。下一步,將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節水技術創新研發,強化節水技術推廣應用,加快培育壯大節水產業,加大節水科技人才培養,深化節水科技賦能,堅定不移推進節水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引領節水高質量發展。
大會指出,首屆全國節水創新發展大會是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全面節約戰略、落實節水優先方針的具體行動,是我國我省推動節水行業創新發展的一件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水利部等部委的指導支持下,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全省備案水效標識產品近1.6萬個,108家企業共獲得節水產品認證證書874張,獲得國家水效領跑者稱號的用水產品型號15個。十年來,人均綜合用水量下降25%,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5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16%,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2.4%,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至7.8%,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達到4.4 億立方米,海水直接利用量達到523億立方米,常年居全國第一。廣東以全國6.6%的水資源量,保障了全國8.9%人口的用水需求,支撐了全國10.9%的經濟總量,為全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廣東將聚力實施“851”水利高質量發展藍圖,加強關鍵節水技術攻關推進產業節水,加強節水技術成果轉化壯大節水產業,加強節水配套政策制度激活節水市場,加強節水宣傳和優化節水服務,發揮科技、產業、政策的疊加效應,提升水資源配置保障能力,打造優越的節水產業經濟新業態,為全國節水創新發展貢獻廣東力量。
會上,中國工程院任南琪院士、康紹忠院士、王浩院士分別從城市節水、農業節水、宏觀節水方面分享了國內外節水的實踐經驗和路徑。大會還邀請工業、農業、城鎮公共生活、非常規水源利用等領域專家、企業代表,分享了節水典型實踐案例,共同探討推動節水創新發展的策略路徑。大會召開期間,深圳“高交會”于11月15日-19日同步舉辦首屆全國節水高新技術成果展,國內外無水印染、海水淡化、節水灌溉、公共供水漏損、陶瓷衛浴等46家知名企業展示了節水領域的關鍵技術、產品,促成了14家企業近10億元的項目簽約。全國近萬名觀眾觀看了大會及成果展的線上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