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集網10月25日訊:廢水“零排放”的概念,隨著日趨嚴格的環保治理要求,逐步工業行業規劃落地、投產應用。
今年8月,江蘇省首個廢水“零排放”系統,就在江蘇省最大氮肥制造企業宜興靈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投放使用。
據悉,當前企業使用的水源中,65%都是再生水,工業廢水回收率達100%,一年可節水260多萬噸!
01 零排放的定義
在化工廢水處理過程中,由于工藝需要很多企業會產生高含鹽廢水,一直以來,在業內外的期待、審視甚至要求下,在很多企業的環評報告中,高含鹽廢水的最終處理都描述為“零排放”。
那么究竟什么是“零排放”呢?“零排放”是否意味著只要水達到循環利用而零外排就可以了呢?“零排放”水處理過程中對于最終的固體結晶鹽的處理應該如何定義呢?
2004年,曾任國家環??偩指本珠L的宋瑞祥主編的專著《零排放——后工業社會的夢想與現實》出版,對零排放做了權威解讀。
所謂零排放,是指無限地減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活動。零排放,就其內容而言,一是要控制生產過程中不得已產生的能源和資源排放,將其減少到零;另一含義是將那些不得已排放出的能源、資源充分利用,最終消滅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存在。
廢水“零排放”是指工業廢水經過重復使用后,將這部分含鹽量和污染物高濃縮成廢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無任何廢液排出工廠。水中的鹽類和污染物經過濃縮結晶以固體形式排出廠送垃圾處理廠填埋或將其回收作為有用的化工原料。
而在處理污染物的過程中,如果不對最終的固體結晶鹽進行處理,無疑又產生了新的固體污染物,所謂的“零排放”也便成了偷換概念后的偽命題。
雖然很多企業的環評報告在廢水處理中均描述為“零排放”工藝,但在實際應用中會發現,只有少數企業的工況真正具備最終實現零排放的條件。
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工業廢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RO(反滲透膜雙膜法)和EDR技術他們的主要材料是納米級的反滲透膜,而這種技術的作用對象是離子(重金屬離子)和分子量在幾百以上的有機物。其工作原理是在一定壓力條件下,H2o可以通過RO滲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無機物,重金屬離子,大分子有機物,膠體,細菌和病毒則無法通過滲透膜。從而可以將滲透的純水與含有高濃度有害物質的廢水分離開來。但是使用這種技術我們只能得到60%左右的純水,而剩余的含高濃度有害物質的廢水最終避免不了排放到環境的結局,而這些高濃度的重金屬離子和無機物對我們的環境是極其有害的。
02 9000噸肥料制造廢水實現100%再生回用 工業用水大戶可省水費80萬/年
靈谷化工一天生產耗水量達可達13000噸,使用廢水“零排放”系統后,其中近9000噸生產廢水可達標回用,實現循環再生。同時,這也能給企業節省每年80萬左右的水費支出。
針對氮肥行業污水特性,此廢水“零排放”系統采用的工藝為:預處理+膜濃縮+膜分鹽+蒸發結晶工藝。在預處理、膜濃縮過程中,企業使用了超濾和反滲透過濾技術,濾除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膠體、溶解性化合物等雜質。在最關鍵的分鹽環節,則采用納濾和高壓反滲透技術,將高鹽廢水分離成氯化鈉及硫酸鈉兩部分。
在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支撐下,靈谷化工除了實現廢水再生回用,還可日產20噸純度98.5%的工業鹽。另外,干化的污泥也能加工成建筑用磚,實現100%資源化利用。
該系統年處理水量可達280萬噸,靈谷化工在處理“自產”廢水的基礎上,還可承接一部分區域企業水處理需求。
03 四大工業巨頭紛紛實現中水回用 開啟工業廢水“零排放”時代
作為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其中的細分領域之一,靈谷化工為肥料制造業的廢水“零排放”開了個好頭。
但不僅僅是它,其余三大工業廢水排放巨頭也在早些年就紛紛開始了“零排放”的探索與實踐之路。
造紙和紙制品業
2014年,能達水務公司就利用“中水回用裝置”,成功處理王子制紙工廠日均3萬多噸的造紙制漿廢水,將其變成可回收利用的中水、工業用鹽及干泥,實現廢水全量回收利用。
經零排放技術處理后的工業廢水,作為園區內工業企業的冷卻循環、生產工藝和鍋爐補充用水,回用率達到98%。濃縮并經過蒸發結晶后產生的工業鹽可回用作多個工業行業的原料,最后剩余的干泥用作建筑材料。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2017年,中國煤科杭州研究院利用“預處理+膜濃縮+蒸發結晶”工藝,實現了鄂爾多斯某年產1500萬噸煤礦礦井水的零排放處理。
經零排放技術處理后的工業廢水指標滿足《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蒸發結晶分離產生的硫酸鈉和氯化鈉分別達工業硫酸鈉Ⅲ類合格品和日曬工業鹽二級標準。
紡織業
2012年,浙江三志紡織有限公司自建工業廢水中水回用循環系統。自系統投用后,其織造廢水100%回用,循環使用率達98.5%,實現污水零排放。
據數據統計,全年可減少工業用水37.32萬噸,減少支出113.85萬元,還可以減少COD排放18.66噸、氨氮排放量1.85噸。
除此之外,更多重污染型行業,如煉化、冶金等,也都在外排污水達標的前提下,對企業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和回用。
04 日趨激烈的行業市場競爭下 工業廢水“零排放”,真的有必要嗎?
有人說,從過去粗放式運行排放到現在精細化嚴格監管,污水處理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廢水減排和資源化已成必然發展趨勢。毫無疑問,工業廢水零排放被推到了環境治理的最前線。
那么,工業廢水零排放迫在眉睫,是否如此呢?
從保護環境、節約水資源角度來看,工業廢水零排放是必要的。
隨著對環保問題的日益重視,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水體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其對水污染治理意義重大。
同時,廢水循環利用也能緩解工業生產內部水資源緊缺難題,從根本上做到水資源節約與企業用水成本支出。
從技術難度和處理成本角度來看,工業廢水零排放又是不必要的。
工業廢水一直以濃度高、波動大、成分復雜、處理成本高,而居于“難處理水類”頂端。偷排、漏排、直排的惡劣行為這兩年更是屢見不鮮。
對這些企業來說,達標處理都尚存難度,更何況說更嚴標準、更高費用的“零直排”。
以靈谷化工廢水零排放系統來說,它一年雖然可以為企業省下水費80余萬元,但與其前期投入的2億元和每年6000萬元的運維成本相比,可謂九牛一毛。這些,可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擔得起的。
之淮認為,現階段工業企業優先要做到的,是廢水穩定達標排放。其次,再量力而行去考量和實現企業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程度,慢慢沿著“零排放”的大路,一步一步走踏實。
畢竟,一口也吃不成一個胖子。
所以大家覺得,工業廢水零排放,現階段真的有必要嗎?
文章來源: 環保水圈,工業環保網水處理,環保水處理